船舶(boats and ships),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世界船舶史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 8公里/小时;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中国船舶发展历史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在20世纪,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有两个大阶段: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造修船企业只有20来家,从业人数不足2万,年造船产量大体在6000吨左右;改革开放之后,打开国门,使得中国船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造船技术和造船出口产量达到200多万吨。
在21世纪,1993年以来,我国造船吨位已经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三位,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超过了600万载重吨,占世界11.2%的份额,2004年中国造船产量超过了850万载重吨,占世界15%的份额,我国造船业占世界造船份额节节攀升,2010年排名世界第一。2015年前后,我国的造船产量将占世界造船份额的30%以上,我国造船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期。
中国船舶发展趋势
科技不断发展,促使船舶工业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改变,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设备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并进而向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且将继续研究并付诸实践的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和方法。毕竟,对于造船业而言,船型开发成为船舶产品创新的关键,谁拥有性能优良的创新船型,谁就能赢得市场。因此,提高船型开发和设计能力是增强船舶工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